2017年2月27日,今年鸡年开年楼市出现一片清冷局面,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痛心的一年,高位买进房子的投资者可能面临血本无归了。针对最“痛心”的群体,专家表示,投资楼市和投资其他产品一样都是会有价格波动的,降价合乎常理,无需大惊小怪。
原本一路猛涨的房价,自史上最严限购令出炉后接连受到打压。二手房更是跌幅超过10%,加之春节楼市销售淡季,楼市将入冰点期说法更是层出不穷。所谓暴跌是真的吗?房价降了,政府也得出手“救市”吗?
没买房时,谁都希望房价低,一旦买到手,谁都希望保值增值。房价一降,最重要的家庭财富眼看缩了水,搁谁身上都不痛快。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既对普通百姓有利,也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房价上涨过快,政府有采取调控措施、稳定市场的责任。
首先,降价合乎常理,无需大惊小怪
房价从高位上下跌,是在前期上涨过快基础上出现的正常回归。去年房价涨幅较高的合肥、厦门、武汉等地,近年来发展势头确实不错,但城市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等变动并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涨幅。房价一路猛涨,已经消化乃至透支了大量购房需求,即便政府不在去年国庆前后采取调控措施,涨势照样会逐步减弱。
更何况,政府踩了急刹车,让投机投资者退场,房价也仅仅是略微回调,既没有造成楼市暴跌,又能有效满足更多人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还防止了系统性风险,可谓一举多得。
再者,真正刚需无虞,不必过分担心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论断,为“刚需”定了调:刚性需求,就是只用于或主要用于自住、不将投资功能考虑在内的购房需求。既然是“刚需”,若业主是在去年高位时买了房用于自住,今年不可能转手就卖;如果住个五年、十年再卖掉,届时房价水平未定,也不用眼下就着急。
综合来看,对于房价下跌反应最大的还要属于这些高位买进准备大赚一笔的投资者,他们是也就是炒房者。而这些炒房者不是因为需求而买房,自然就因房价大跌而痛心。既然这些人主要是投资投机,那就和其他市场交易一样,请理性对待价格的正常波动。
对于有刚需的买房者,提醒珍惜这样的机会,有低于市场价10%的房就出手吧,市场上的跌幅终究有限,很少有人能真正捕捉到房价低点,见好就收吧。房价降了,对一些人来说,不过是算盘落了空,而对真正的刚需者而言,却是向梦想靠了靠岸呐。
2017年房地产市场“稳”字当头
“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标准就是,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23日国新办召开的房地产和棚户区改造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述,他认为,尽管2017年房地产市场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有能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他指出,现阶段,经过我国热点城市限购、限贷、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面积、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等措施,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所转变,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陈政高介绍,2016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5%;其中商品住宅1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2.4%。商品房销售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34.8%;商品住宅销售额9.9万亿元,同比增长36.1%。
对于调控手段,陈政高表示,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意义重大。”陈政高指出,建立长效机制有利于解决房地产现存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另外,建立长效机制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实现房地产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
陈政高认为,现阶段我们已具备建立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条件。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确定了房子的定位,同时提出了建立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目标、标准、途径。这就为我们制定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第二,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都期望房地产市场能平稳健康发展,都期望能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第三,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市场方面形成了一些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同时也积累了实践经验,这些为制定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提供了条件。
房价的下降,对投资者而言,算盘落了空,而对刚需者而言,或许是好时机,不过,楼市调整还将继续进行,2017年楼市“稳”字当头!关于贵金属交易市场的最新进展、行情分析以及现货白银开户知识等,敬请关注斗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