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攒上多少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房?从去年的数据看,这个均值是10.2年。房价收入比区域分化日渐加剧,一线大城市的数值升高,其中深圳高达27.7,长沙只有5.2。
报告指出,整体上看,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呈现三个态势:第一,东、中、西地区梯度递减,且相差幅度较大。第二,一线城市明显整体高于二线城市,深圳、上海和北京领先,厦门、福州等东部二线城市则在逐渐赶超一线城市。第三,经济发达城市高于经济欠发达城市。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东部城市,产业发展好、收入水平高、人口吸引力强,外来常住人口比重大。因此,购房需求大,投资投机需求也大,购买力强劲,房价水平也较高。
如果以房价收入比来代表购房者压力的话,那么深圳的购房者压力较大。剔除可售型保障性住房后,深圳2015年蹿到27.7,2014年为21.7。如此迅速上升,主要是去年以来深圳房价经历了大涨。
哪些城市买房压力小?
深上北厦居民买房压力高企,相对而言,一些城市的买房压力要小很多。比如,同为一线城市,广州房价收入比虽然达到了11.1,但比深上北要低太多,甚至远不如厦门、福州等二线城市,仅位列全国第十。
这是因为自2015年以来,深圳、上海等城市房价大涨,而同样身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却一直比较理性,不仅涨幅远逊于深上北,甚至比起厦门、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广州的涨幅也逊色不少。目前广州的房价仅为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的一半左右,甚至也不如厦门等二线城市。
房价的背后其实是城市实力的此消彼长。比如,在金融业增加值方面,上海、北京和深圳遥遥领先,深圳和北京的高科技实力均非常雄厚,而广州在这两方面均表现平平。